往期阅读
当前版: 02版 上一版  下一版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
身残志坚创造幸福生活

——记信丰县郑芳珍夫妇

  □郭伟 吴博涛 刘阳春

  信丰县大阿镇熙熙攘攘的街头,一家不起眼的缝补店显得格外温馨。

  5月16日中午,一名顾客走进店内,对正在忙碌的郑师傅喊道:“郑师傅,我新买了几条裤子,麻烦您帮我裁一下。”郑师傅微笑着点头示意,“好,您先坐一下。”

  郑师傅本名郑芳珍,是大阿镇川风村的村民。由于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,他的左脚残疾,行走不便。然而,这并没有让他丧失对生活的热情。20世纪80年代末,郑芳珍在兴禾村学习缝补技术,凭借着对这门手艺的热爱和刻苦学习,他逐渐掌握了一技之长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郑芳珍的缝补技术在当地小有名气。20世纪90年代初,他骑着自行车前往大阿中学,为学生和老师提供缝补书包、鞋子的服务。在此期间,他结识了聋哑姑娘李井妹。两人虽然沟通困难,但郑芳珍主动学习手语,与李井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1994年,他们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。

  婚后,郑芳珍继续钻研他的手艺,并学习了配钥匙的技能。每当大阿集市逢圩时,他便在供销社附近摆摊,风雨无阻。凭借着精湛的手艺和实惠的价格,郑芳珍赢得了众多村民的信赖和好评。

  在郑芳珍的鼓励和支持下,李井妹也学习了缝补衣服的技能。不久后,她购买了一台旧的缝纫机,与丈夫共同出摊。两人夫唱妇随,共同养育着3个孩子。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,2013年冬天,郑芳珍夫妇在大阿圩上租下了一间店铺,正式开起了缝补店。

  在经营中,郑芳珍夫妇始终坚持以诚信为本。他们用心为每一位顾客服务。渐渐地,他们的店铺生意越来越红火,郑芳珍也成了许多人敬佩的自强模范。

  在郑芳珍夫妇的乐观和努力下,他们的生活逐渐好转。他们的3个孩子在夫妻俩的良好教育下健康成长,如今大女儿即将成家立业,小女儿在大学里努力学习,儿子也步入社会开始工作,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。

  郑芳珍夫妇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战胜了生活的困境,创造了自己的幸福,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对残疾人的鼓舞,也是对所有人的激励。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 
     标题导航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要闻
   第03版:综合
   第04版:时事
让残疾人活出精彩人生
江西省医院协会第一届江西医院大会在赣州举行
赣州年鉴工作在全国会议作典型经验分享
石城开展助残志愿服务
图片新闻
洋塘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“加速跑”
身残志坚创造幸福生活
让红色资源焕发新的时代光芒
赣州气象